2021-09-10

张明楷:正确理解“占有”是打开财产罪区分之门的钥匙

盗窃,是指违反被害人意志,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给自己或者第三者占有。也就是说,盗窃的对象是他人占有的财物。于是,对占有的判断就成为特别重要的问题,如果是行为人自己占有的财物或者没有人占有的财物,就不可能成为盗窃罪的对象。

2021-09-13

李勇:论企业合规的八大问题

合规计划(Compliance Programs),又称企业合规,“刑事合规” 是德国及我国学者从刑事激励措施角度研究合规时而习惯使用的术语,在其发源地美国一般使用“合规计划” “企业合规” 的表述,内涵相同,只是表述习惯和角度不同而已

2022-09-05

《检察日报》:实质化分析与界定转化型抢劫

2016年1月,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后对于以摆脱的方式逃脱抓捕,暴力程度较小,未造成轻伤以上后果的,可不认定为使用暴力,不以抢劫罪论处。

2021-09-13

陈兴良 :套路贷犯罪研究

套路贷是我国近些年出现的一种犯罪现象,有关司法解释对此作了规定。然而,对于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套路贷犯罪,存在较大的争议。套路贷并不是独立罪名,而是以诈骗罪为核心的一个犯罪群组。从套路贷犯罪的构造分析,套路贷犯罪可以分为虚假债权设立阶段的犯罪和虚假债权实现阶段的犯罪。

2022-09-06

《检察日报》:少捕慎诉慎押与涉案企业合规“同向发力”

少捕慎诉慎押与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同频共振且一脉相通。2021年4月,少捕慎诉慎押从刑事司法理念上升为刑事司法政策。同一时期,最高检明确提出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

2021-09-15

李勇:注重三个取向增强案例指导性

我国已逐渐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指导性案例”制度,它既不同于英美法系的“遵循先例”,也不同于大陆法系没有强制力但具有“事实拘束力”的判例制度。

2022-09-07

《检察日报》:加强体系建设推进互联网企业自主刑事合规

互联网平台的发展迅速,企业运行过程中处理着海量数据、信息,比传统企业面临更多的刑事风险。专门化的刑事风险评估架构以及常态化刑事合规体系建设,是互联网企业避免刑事风险,前提刑事合规关口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1-09-15

周光权、陈兴良:刑法中的“明知”

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明知在实体上如何界定,以及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这里的明知属于主观的范畴,因而其内容界定和司法认定都具有不同于客观要件的特点,对此应从法理上予以探讨。

2022-09-08

李兰英教授:《以合规建设促进企业完善治理结构》

2022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第三批涉案企业合规典型案例,其中,王某某泄露内幕信息、金某某内幕交易案,为一例民营企业高管涉证券犯罪。该典型案例要旨指出:“办理民营企业高管涉证券犯罪案件,要兼顾惩罚个人犯罪和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激励民营企业合规建设的双重目标。

2021-09-17

收藏!涉非法经营罪70种情形全梳理

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