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观察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全景揭示民营上市企业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人员的法律风险特别是刑事法律风险,并提出搭建民企合规管理体系的合理化建议。
刑事合规有效性的根本标准是有效预防再犯,根据案件类型、罪刑轻重、企业规模、经营漏洞、治理结构的不同,涉案企业有效合规整改的具体标准应有所区别,因此,刑事合规有效性标准是要素式而非精细化的。
2021年6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联合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工商联、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了《关于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下称“指导意见”),并于当日印发施行,试点了一年多的涉案企业合规相关问题终于有了规范性文件。对于大家高度关注的谁可以对涉案企业合规有效性进行监督与考察,指导意见在总则第一条明确,由第三方监督评估组织(以下简称第三方组织)来进行相关工作。
数据的流通与共享是数据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但也带来一定的利益冲突。确定数据共享的权益边界,区分企业数据的具体类型,限定企业数据的保护范围,有助于化解矛盾,保障企业数据的合规流转。
犯罪成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犯罪成本是指,行为人为了顺利实施犯罪,实现犯罪既遂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分为物质成本和非物质成本;而狭义的犯罪成本仅指物质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