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带大家认识一下位于开封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市伞塔。
这是一座伞塔。所谓伞塔,就是用于跳伞训练的塔。
其跳伞原理很简单:在地面通过钢圈将降落伞挂好并撑起来,然后由升降机送到塔顶,官兵跳下时拽动拉绳,松开弹簧钩,实现开伞。
(二)全国各地的伞塔与跳伞运动
建国初,为了保障伞兵训练和发展跳伞运动,很多地方都兴建了伞塔。
跳伞运动一度成为一项风靡全国各地的运动。
下图是国家体委训练竞赛一司编著的《跳伞教学法》及上海市和开封市跳伞运动俱乐部编印的学习读物。
济南市的老跳伞教练员訾焕都曾在《齐鲁晚报》上口述回忆:
“跳伞的经历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给了当年不少青少年奇妙非凡的体验。
除了视线可及,在塔身之中还有个螺旋形楼梯,顺着楼梯向上可至近塔顶的一处一米来宽的圆形塔台,一圈可供五六人站立,向远望去,视野极佳。塔台上方有朝向四个方向约十米长的钢臂,钢臂上悬挂着钢索,一端连接释放钩,另一端与卷扬机连接。卷扬机则由伞塔不远处控制室里的专业人员操纵。通过按钮,利用电力使伞圈升降释放钩连着直径八米的伞圈,伞圈下悬挂着跳伞,伞展开有六十多平米几十公斤重,需要五六个人收。
牵引跳伞和飞机跳伞不同,跳伞者把安全绳穿好,手里握住操纵带和拉绳。操纵室的老师看到跳伞者准备好了,便一按电门,伞和人就吊在了空中。当伞圈升到规定高度后,教练员发出“脱钩”的口令时,跳伞者一手握住操纵带,另一只手迅速用力拉下拉绳,将释钩拉开,使降落伞脱离伞圈随后通过操纵带控制方向。由于脱钩前伞本身就是张开的,所以跳伞者一般感觉不到迅速下降的惊险。在下落的一瞬间,巨大的伞就在空中飘了起来,直到着陆大约十秒左右。”
(三)开封伞塔
下图中展示的是位于开封城东南郊外的开封伞塔,这座塔在1956年落成使用,塔身高85米,设三座悬臂跳台,如大鹏展翅,塔顶为莲花造型,其上建有五角星造型的避雷针,凭其高度和规模,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开封伞塔建成之后,曾有数万人在此接受跳伞训练。这里还多次承办全国伞塔跳伞重大比赛。
1959年1月8日,中国运动员崔秀英三人团队,在这里以距靶心平均2.69米的成绩,打破了1957年苏联运动员创造的7.07米的1500米日间集体联合定点着陆跳伞的世界纪录,并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
二、开封伞塔的独特意义
(一)开封伞塔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的诞生
与其他各地的伞塔不同的是,开封伞塔在解放军建军史上有着独特的意义。
1949年下半年,中国大陆基本解放,为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必须准备渡海作战。为此,中央军委认真考虑了组建空降兵的问题。从各军区、抽调一批战斗英雄、模范干部组建空降兵。1950年7月17日,中央军委确定部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陆战第一旅。
1950年7月26日,旅部领导机构在上海组建。8月1日,旅部机关从上海移驻开封。旅机关到开封后,立即投入到部队的组建工作中,主要任务是接收陆续从陆军调来的大批人员,进行体检和编组部队。当时从第一、二、三、四野战军和东北、华北、山东军区中的37个军和3个军级单位共抽调来6862人。
1950年9月17日,空军陆战第一旅在开封营区召开了成立大会。从此,新中国有了第一支空降兵部队,并将9月17日定为空降兵诞生纪念日。
1951年10月1日上,人民解放军空降兵方队以严整的军容、整齐的队形、雄健的步伐,通过了天安门广场,光荣地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此举也正式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已经有了空降兵这个新兵种。
之后,为了保障空降兵跳伞训练,筹建了开封伞塔。
开封伞塔于1955年动工,1956年落成使用,塔身高85米,为圆柱形钢筋混凝土结构,设三座悬臂跳台,高75米,如大鹏展翅,塔顶为莲花造型,其上建有五角星造型的避雷针,凭其高度和规模,被誉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该伞塔为中国空降兵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曾有数万名空降兵在此接受训练,他们依托伞塔这个简单、有效的训练载体,稳扎稳打,刻苦训练,不断积累跳伞经验,为之后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成为空降兵诞生地的纪念地。
(二)开封伞塔的历史影响
1、2020年9月9日,庆祝空降兵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在开封伞塔旁举行。
2、开封市跳伞塔曾一度成为开封的象征,是人们登高远眺的坐标之—。
开封伞塔被许多厂家选作商标图案使用,有著名的伞塔香烟及新年贺卡等。
3、我国为数不多的、反映现代空军生活的故事影片《碧空银花》、《伞花》等,都是在这里摄制完成的。
欢迎大家到开封伞塔参观游览,领略它的雄伟身姿和厚重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