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人才选举制度(即选官制度)的建设,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其中影响较大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中国近现代大学的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从古至今,中国人才选拔,方法越来越科学,形式越来越民主,渠道越来越多元,成果越来越显著。
一、中国古代人才选举机制的发展历程
1、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为了得到更多的人才,君主往往要访贤, 夏朝的伊尹,周朝的姜尚均是访贤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为了军事和政治竞争,纷纷招贤纳士,出现了三种新的选士制度:(1)军功:以功得禄,以功授爵,以秦朝最为突出;(2)养士:高门贵族以其威势蓄养门客,最有名的是战国四公子。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3)客卿,类似引进人才,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秦孝公时期的商鞅、秦始皇时期的李斯,均是客卿。
2、察举制
由秦及汉,进入封建集权时代,多种选人制度并举:(1)纳赀,实质上是买官卖官;(2)任子,是世官制的延续,但只适用于高级官吏;(3)察举,考察推举,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敢突出的人才推举给朝廷。察举科目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4)征辟,征召有名望的人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征”。因为察举是最主要的选拔人才途径,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常说“举孝廉”。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
3、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在东汉末年曹操掌权时期萌芽,因发现察举制存在察举不实和过分注重品德的弊端,也为了吸引大批人才,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高才异质”,就可以用来治国安邦。曹操死后,在陈群的建议下,将“唯才是举”制度化,设立九品中正制度。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度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试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4、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下诏分科取士,设“志行修谨(有德)”和“清平干济(有才)”两科,科举制初具雏形。到隋炀帝时期,又分“孝悌有闻”和“文才秀美”等十科,隋朝大业三年,设“明经”和“进士(可以进授爵位者)”两科,采用考试策问的方式取士,这就是科举制的真正开始。
唐朝继承和发展了科举制,考试份“常科”和“制科”。常科是每年分期考试,制科是皇帝下令临时举行考试。最初由吏部主持,后改为礼部,称“礼部试”。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最受重视,进士第一名称“状元”。除此之外,唐代还产生了“武举”考试,始于武则天时期。宋随前制,进士更为重要,分三等录取,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称“同进士出身”,同时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宋太祖赵匡胤还设立了“殿试”,由皇帝亲自策问,决定名次。南宋时期,进士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元代一度停试,后恢复,将蒙古人、色目人与喊人、南人分为两榜。
明清最为完善,分“乡试(一省范围内的考试)”“会试(全国范围的考试)”“殿试(最高一级考试)”,三年一次,称“大比之年”,清代分满、汉两榜录取。此时期最为出名的是“八股文”,又称“制艺”,所谓“八股”,是因文中有四个段落,两两相对构成排比句,就像人的两股一样,四个段落共有八对,所以称“八股”。
明清两朝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5、科举制的废除
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戊戌变法失败后,1905 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达 1300 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
二、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了“天津西学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校。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西学学堂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正式开端。
1916年,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开启了我国近代大学向现代大学转变的历程。清华、南开等大学也相继进行改革,我国渐次产生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大学和著名的高等学府。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期。国家对接管的旧高等学校进行了改革,又在解放区办起的高等学校的基础上,陆续新建了一批高等学校。
1977年恢复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制度,我国的高校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1999年,我国大学开始扩大招生,越来越多的普通学生可以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进入21世纪,高校专业的多元,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